讓我們一起慢慢看清這個世界,投資心得 - No.41
原文標題:泡泡瑪特\茅臺\學區房下的供給游戲
說幾個泡泡瑪特的趣事吧:
- 市場此前的預期是上市70億美元,如果業績和環境配合,有機會摸及千億港幣市值。而今天上市后,一步到位頂到千億市值,市場越來越聰明了;
- 大部分投資者,還是難以理解這個毛利率有65%、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接近于凈利潤、ROE有76%的盲盒業務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上海的一家公募組織過一次對公司的調研,男基金經理普遍滿頭問號,女基金經理和研究員分位兩派,一派覺得沒什么意思,一派抽了幾次,上癮,據說最多的至今也有百抽了;
- 很多人還是會把潮玩盲盒,和抽寶盲盒混淆在一起談;
- 投資者最常問的三個問題:“騰訊來做盲盒你們壓力會不會很大”、“迪斯尼來做盲盒你們壓力會不會很大”、“IP原作者來做盲盒你們壓力會不會很大”;
- 有機構投委會看完B站、芒果、泡泡瑪特的火爆后,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提拔幾個90后的基金經理,不過壓力最大的是,他們的業績明顯跑不贏做白酒的70后,提拔理由不充分;
- 北京的一個基金經理朋友本來對盲盒毫無興趣,但是看到淘寶上火爆的限定款交易市場后,興趣大增,這不就是潮鞋和比特幣的女性版么,他大喊一聲;
- 你對于盲盒認知越深,代表你對00后也認知越深。
泡泡瑪特盲盒算賭博嗎?
這一篇其實流傳的很廣,但是其實里面最有價值含量的,是那句“很多人還是會把潮玩盲盒,和抽寶盲盒混淆在一起談”。
這也是許多7080后投資者會問公司的一個問題:這到底算不算軟性賭博,有沒有監管風險。
我的答案是:基本沒有。
因為從明面上,每一個盲盒的標準價格都是59元,每一個娃娃對應的標準價值也是59元。
你可以認為隱藏款限定款的價值在數百元甚至數千元,但是這個價格,并不是由公司賣出去的,對于公司而言,賣出這個價值數十倍于59元的盲盒,它的收入就是59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就像茅臺的出廠價就是1499元一樣,二級市場炒到2800元,這和茅臺公司沒有直接關系。
隱藏款娃娃的高價值,明面上是在二級平臺和黑市里實現的價格,是由盲盒玩家自行根據供需關系和心理預期決定的。
這一點就和抽寶盲盒不一樣,那些抽寶盲盒里,每一個玩家包括廠家自己,都知道不同物品之間的價格是高度不同的,從幾塊錢的頭花、幾十塊的口紅、幾百塊的晚霜、甚至到上千元的3C科技品?!@才是典型的軟性賭博,一元奪寶的變種,因為每件商品的價格和價值都是高度不同的。
打個類似的比方,茅臺酒廠如果為了解決產能不足的問題,比如原本是5萬噸產能,但是1000元單價賣了20萬噸的貨,告訴你里面1/4是茅臺鎮酒,1/4是茅臺紀念品,1/4是習酒,1/4是飛天茅臺,那就有問題了,因為里面每件商品的價值是明確不一樣的。
所以抽寶盲盒是有監管風險的,但是潮玩盲盒很難界定是否是軟性賭博,因為從廠家的賬目上看,它每個盲盒的收入就是59元,明碼標價。
這里甚至涉及到經濟學里,價格和價值差異性的基本知識點。
其實類似的情況,還在玩法高度相似的手游里出現。2017年5月1日起文化部所執行的《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中,對抽卡氪金做出了相關的規定:
- 網絡游戲廠商(包括手游廠商)不得用法定貨幣或者法律虛擬貨幣來直接參與游戲抽獎;
- 游戲抽獎的概率以及合成概率必須公布;
- 要隨機抽取玩家參與抽獎的結果并公示、報備;
- 游戲中止服務后,要歸還用戶未使用的充值金額。
其他條款都很容易理解,最重要的是第一條:不得用法定貨幣或者法律虛擬貨幣來“直接”參與游戲抽獎,“直接”。
所以如果你心很細,那么可以發現,每一個游戲的抽卡環節,你用水晶/鉆石等虛擬幣抽卡,獲得的固定獎勵,其實并不是各種R/SR/SSR等角色或者武器,而是游戲里通用的基礎材料,比如10000金幣/1000QP/100瓶蓋/10Zeny等等,或者是低級強化材料,而那些閃亮亮的SSR人物武器,那是附贈的。
對,是依照不同概率,額外附贈的!
換句話說,你在手游里抽卡的過程,其實是用了30元RMB,去買了價值實際不符的10000金幣/1000QP/100瓶蓋,然后游戲公司可憐你,再給你附贈了一個抽SSR的機會。這樣就饒開了用貨幣“直接”參與抽獎的規定,合法合規。
說到這里你應該理解這里的共通之處了,這就是這個游戲規則的本質,潮玩盲盒,你買的就是一個價格固定59元、大概率價值低于59元、小概率價值大幅高于59元的商品?!簿褪蔷€下版的GACHA(日式抽卡)游戲。
換一個說法,到底是買干脆面送水滸卡,還是買水滸卡送干脆面,你比我心里有數。
只是,它的價值是由二級市場和玩家共同決定的。就像一個稀有角色,有些人認為它值只一抽碰運氣,有些人認為它值得花10萬元傾家蕩產滿命滿破,這個價值因人而異,你沒辦法用邏輯去證明游戲公司在逼氪,因為它沒有按著你的手點抽卡啊。
泡泡瑪特股票市值為什么這么貴?
有個段子經久不衰:股市里如果一群人坐一起吃飯,但是看起來誰都沒有買單的樣子,那么恭喜你,大概率就是你來買單了。
別看輕了任何人,商場如戰場,這里沒人是傻子,
只有控制不住人性缺點、管不住自己手的人才是傻缺。
但是如果你再深究一點點,你會發現,這里除了這些表面的邏輯外,還有一個深層商業邏輯:
無論是水滸卡、潮玩、學區房、還是茅臺,真正的核心邏輯就是核心供給在主觀或者客觀的被控制,供給是收縮的。
前面談到了隱藏款潮玩的供給是高度控制的,而茅臺和學區房也是類似的邏輯:
- 茅臺本身是高價的,但是它的生產成本是極低的;學區房本身是高價的,但是它(老破?。┑恼鎸嵆杀臼呛艿偷?;
- 茅臺表面上的高價值在于它的口味獨特性;學區房表面上的高價值在于它對應的教育資源;
- 茅臺高價格的內核在于供給的高度不足;學區房高價格的內核在于優質學位的高度不足;
- 茅臺高價格的外在支撐是需求的穩定旺盛;學區房高價格的外在支撐是需求的穩定旺盛;
- 基于供需關系,兩者都形成了局部性的、供不應求的價格環境,從而誕生了類似于拍賣型的定價機制;
- 喝茅臺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茅臺并沒有任何的延年益壽功效;買學區房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學區房并不能保證上大學和就業;
- 你無法指責茅臺對普通人的不公平,因為它的內涵本質也還是白酒,市場上并不缺少普通白酒,你無法論證普通人喝不到白酒這一個泛概念的商品;你無法指責學區房對普通人的不公平,因為它的內涵本質也還是義務教育,市場上并不缺乏普通教育資源,你無法論證普通孩子會存在無法上小學中學這種義務教育的可能性;
- 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茅臺應該讓每個人都能常喝到喝的起”,那么其實也是在認為“學區房應該讓每個人都能買的起”,“奔馳應該讓每個人都買的起”,“雅詩蘭黛應該每個人都買的起”,內核邏輯本質上是一樣的;
- 真正讓茅臺和學區房的價格穩在當前區間的,還是因為中國頭部家庭的崛起和拍賣價機制的完美融合,內核其實還是這類商品供給的高度有限;
- 不只是白酒和學區房,比如易方達的張坤在訪談中提到美國煙草巨頭菲利普莫里斯發展歷史中,由于美國政府禁止煙草公司打廣告,使得新品牌無法進入,供給格局的改善將其從優秀變成偉大;
- 包括格力的發展更是動態地展示了這個過程?;氐蕉昵?,行業需求很好,增速很高,但市場參與者眾多,大家一起價格戰,最后誰也不掙錢。那時的格力還不是大牛。2006年之后,行業增速放緩了,但競爭也放緩了,行業集中度提升,格力的市場份額從2成提升到4成,凈利潤率也從2.8%提升到13%以上,經過層層放大,這才成就了利潤的高速增長和大牛股;
- 你以為我只在談學區房,實際上A股的每一個角落,都在反映著類似的邏輯,包括泡泡瑪特里也參照了這種特定的供給控制方式;
- 話說回來,鍋在哪里,鍋在于教育這個資源,是有牌照管制的,而實質性供給方比如教育監管部門,沒有動力和意愿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類似于茅臺公司一直喊著原漿酒的產能是有限的;
- 想明白這里的情況,才容易幫你想明白未來還會發生什么。資源是在稀缺化的,不然你以為為什么年輕人開始變“頹”、喊著“內卷”了;
- 某種意義上,潮玩就成了一部分年輕人的茅臺。
從水泥、玻璃到挖機、鐵礦石再到茅臺、學區房最后到盲盒、潮玩,總有一款供給側改革適合你。
因為只有虛幻的稀缺,才能填滿大家空虛的內心。
月風投資筆記
微信號:yuefenginvest
——讓我們一起慢慢看清這個世界?!?“80后最具潛力私募基金經理”、央視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前大型保險資管投資經理的吳悅風開設的投資研究分享平臺。不代表供職機構的觀點,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者操作決策建議。
訂閱號評論:
HD
泡泡瑪特能火充分說明了國內游戲公司還有很多沒有照顧到需求的潛在用戶,說明了面向泛女性玩家(區別于《戀與制作人》一系日式養成游戲面向的核心女性玩家)的IP化卡牌游戲還有很大市場空間。
推薦閱讀: